进来忙得出奇。恍惚之间,仿佛看到一狗,一马,或一驴,其身段、神情颇似我自己……

几个月前买来的 PinePhone,到现在都没有尽情把玩一番,只是刷了几个镜像,匆忙“体验”了一下而已。今天突然心血来潮,打算以普通用户的角度评测下 PinePhone,顺便补一下我几个月来碰都没碰一下的博客……

硬件开箱

我坐在桌子旁尽情激动了一会,才打开包装盒。PinePhone 拿到手里稍显厚重,外观远没有 PocketCHIP 那么显眼……屏幕比例是时下流行的18:9,还是我最喜欢的直角边缘 LCD 面板,这种屏幕造手机上看来已经很少见了。翻到背面,摄像头……是凸起来的,确实不大漂亮。

unboxing

扳开后盖,小心别把指甲弄断。这就能看到几年前稀松平常的可拆卸电池、卡槽,也有在山寨平板电脑上更常见的复位键,还有少见的硬件开关、硕大的外挂式基带以及弹簧触点。硬件开关可以物理关闭某些装置,用起来感觉和老式笔记本电脑上,那种无线网卡物理开关差不多。卡槽装上 microSD 卡之后,是可以像很多开发板一样从卡启动系统的,这样换操作系统就更方便了。弹簧触点用来与拓展件连接,官方正在开发的拓展件大概有把小键盘,还有块支持无线充电的后盖,总之拓展功能用起来估计会和 Moto Z 差不多,不过带宽肯定没它高。

PinePhone 比较好拆,实际拆解难度和红米 Note 1 差不多,拧开螺丝掀开塑料板,再把排线拔掉,就能取下主板了。主板背面就是全志 A64 SoC 以及最高 3GiB RAM, 32GB 闪存,不过盖在屏蔽罩下面看不到。用过全志产品的应该知道,全志的 SoC 热起来实在要命,所以还是别把这 40nm 制程的装置放床上了,要是压枕头下充电,着起来就不好玩了。

mainboard

minipcb

尾插是 USB-C 接口,USB 版本只有 2.0,但还是配备了视频输出。这样我们就能拿它做点很酷的事,比如插上笔记本用的拓展坞,接上外设当 ARM 电脑用。Pine64 也在二百美元的版本里附带了拓展坞硬件。不过我目前还没成功连上显示器,xnux 的博客就说到这显示输出有些 Bug,我家还没真正的 HDMI 显示器,只能把 HDMI-VGA 转换器接到这上面,看下 dmesg,手机貌似检测到了显示器接入,但是瞬间又显示拔出来了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转换器有问题。

不过说到外接显示器,我就又有想法了:制造台像 SuperBook 那样带键盘的便携显示器,不过触摸板在的位置要做成大凹槽,方便直接把手机放进去,连上显示器。这样有显而易见的好处:手机放底座里,看着不会那么蠢,同时还支持多种不同型号的手机;要是软件整合得好,还能直接拿手机当触控板——其实华为手机早就有这个功能了,不过不好用,还有一些拖延到系统改名为“哈莫尼操作系统”都没修的漏洞。

主板拿出来拍张照就放了回去,重新启动没有出现硬件问题,我也不懂电路板制造,不知道做工究竟怎样,只是看上去比我另买的绿联拓展坞好多了。Pine64 官方也有卖零件,就算尾插出了问题要自己换也不难——USB-C 接口针脚那么稠,我可焊不上去。

操作系统和软件支持

开源硬件支持多种发行版自然是不奇怪的,启动了下预装的 Manjaro ARM,确认硬件没问题之后,我就下了个多重启动镜像,体验各个 ROM,挑了我觉得比较理想的几个发行版:

postmarketOS

postmarketOS 基于 Alpine Linux,libc 直接沿用了 musl,性能声称要比 glibc 快些,不过没有预装 coreutils,与其相关的功能基本用 busybox 代替……我当然是用不惯的,还是手动装上了 coreutils 和 bash。

虽然这操作系统官网比较简陋,操作体验实际上还不错,连 Firefox 浏览器都给了触屏优化补丁。然而最拖后腿的,就属打磨不到位的桌面环境了……

现在比较流行的几大 Linux 手机桌面环境里,postmarketOS 默认提供了 Phosh 和 Plasma Mobile。Phosh 基于 GNOME3,功能竟然比看起来更粗糙的 Plasma Mobile 还少,反正我还没找到给软键盘开中文输入的方法。Plasma Mobile 功能看来稍微多点,但性能奇差,尤其体现在 Kirigami 应用上,可能因为他们用了大量 QML,或者打磨太不到位吧。KDE 有个 KDE for Android 项目,囊括了些移植过来的 KDE 应用,可以下载几个体验一下,有的应用在 Android 旗舰机上运行都十分慢。如果是 KDE 与 NXOS 合作的 Maui 应用,性能就要稍微好一点。Wayland 上的 KDE 运行还不够稳定,有时候调个音量,弹出的音量悬浮窗就会导致 KWin 崩溃。

Plasma Mobile 设置里是可以开次像素抗锯齿的,所以这种较低的屏幕分辨率,显示字体应该也不模糊。Phosh 里没有相关的选项,放显微镜下面看一下,也确实看不到次像素抗锯齿:

display

amoled

这是另一台机器,AMOLED 不开抗锯齿很正常。前面提到我喜欢 LCD,原因之一就是现在的 AMOLED 单个像素发光范围相对更集中,这样平均亮度一样的情况下,AMOLED 真正发光的点就要更亮,使用起来有点难受。

anotherlcd

然而用 LCD 的情况下,Android 也不给抗锯齿,不知道为什么。

UBports

几年之前,Android 硬核用户还多的时候,一加还提过支持 Ubuntu Touch 的事,不过看来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,不然现在在一加店里肯定是能见到 GNU/Linux 手机的。大概 Canonical 放弃 Ubuntu Touch 之后,UBports 就出现了。

同样是 Qt 程序,UBports 的 Lomiri 桌面就比 Plasma Mobile 流畅得多,功能也未见明显的缺失。只是 UBports 的系统根目录默认只读,这点和 Android 有点像,然而安装传统应用是要用容器的,用起来实在有点奇怪……虽说容器和系统整合得比较好,体验肯定要强于在 Android 上开容器运行程序了。

Sailfish OS

postmarketOS 忠实于上游,UBports 虽然和常规发行版不一样,也能看出 Linux 的样子,但是 Sailfish OS 看着就有点犯规了:明明用着 zypper 当包管理器,拿 systemd 做 init,甚至还用了 wayland,应用商店里的程序却都是一致的设计风格,总让人以为是哪个基于 Android 的第三方 ROM。

话是那么说,操作系统本身用起来还是不错的,我把系统装在一张 Class 4 的 microSD 上,软件启动相比 KDE 系也没有慢得很过分,Lipstick 运行起来速度和 Lomiri 差不多,应用商店也能添加第三方软件源,root 权限也可以在设置相关密码之后获取。只是中文支持还是欠缺,拼音输入法我只知道有鸟张开发的“快鸟输入法”。

Sailfish OS 独特的一点在于它的手势操作。系统界面里进行的一些操作触发,并不需要手掌大幅度的移动,只要像在 Android 应用里刷新数据一样,手指滑动一定距离就行。我起初很不习惯这操作,后来觉得这种交互方式,确实能让手更多处在一种相对健康的状态。看下他们的官网,貌似还有把系统拓展到桌面等平台的计划,看来 Jolla 野心不小。

拿 PinePhone 当主力机?

目前来看,最好不要。

用过 Windows 平板电脑的人一定知道,用触屏操作传统应用是什么感受……直到 Windows 有了虚拟触控板,这个问题才得到缓解。PinePhone 上也一样,众所周知触屏优化需要人力物力,已经做好优化的程序很欠缺。当然你也可以装个 Anbox 或者 Waydroid,缓解下软件欠缺之急,不过这样就得忍受双倍的性能消耗,容器与主系统的整合也不完善。

不过软件欠缺还是小事——传统应用也不是不能用嘛——更大的问题在硬件上。全志 A64 的性能放到现在,浏览网页都会很吃力,玩 3D 游戏只能想想了,而硬件带来的还有发热以及续航问题:你得能忍受一运行重任务就会严重发热的机器,还得随身带个移动电源,PinePhone 续航时间很短,目前我试过的系统极限待机也只有 50 多小时,而且这种情况下闹钟是不会响的。

如果你还在乎别人的看法,那千万别把 PinePhone 带出去——我保证机器拿出去肯定会有人“痛心疾首”,疾呼“电子垃圾!”,或者对你给手机连显示器、小键盘的行为感到不解,质疑“干嘛不买台电脑”,又或者干脆点,直接说你干的这些事都“扭曲”“毫无意义”。拿 PinePhone 当主力机,需要巨大的勇气。

智能手机的未来

我还记得我的第一台智能手机,HTC One SC。我握着它,感觉握住了未来:我从来不知道手机可以像电脑一样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。几年之后 Android 普及率更高,人们可以用 Xposed 框架玩出各种花样,如果有台“刷机小王子”还可以尽情享用各类 ROM,那时候我以为智能手机一定会越来越开放。

现在,智能手机运算能力已经可以赶上十年前的家用电脑,运行 Java 版 Minecraft 可以说绰绰有余,然而大众根本不想拿它当电脑了:在制造商的“驯化”下,人们习惯了新版系统的种种新增限制,有的甚至接受了不能更换第三方桌面的规定。先前苹果公司发行“全面屏”手机,我们就想,谁会想要全面屏的操作体验,这也太蠢了。然而我们看到的是,不久手机品牌就纷纷效仿,屏幕制造商都开始调整产品线了。连笔记本电脑都出现了带“刘海屏”的型号。

我也许是个超级固执、偏激、无可救药的人吧。某些手机系统限制第三方桌面之后,我用 adb 把系统桌面停用,桌面自动变成我安装的(当然,这个方法随后就被堵上了);我给显示高度调低,切掉我最不喜欢的全面屏痕迹,用开源软件替换系统预装的套件;某些网站在手机上不装客户端不让看,就单独装个浏览器,UA 调成桌面版,死活不装他们写得巨烂的客户端……

智能手机领域原本是充满创意的。先前 Google 有个叫 Ara 的模块化手机项目,然而不久项目流产,我再也没看到过类似的高度模块化产品。微软、摩托罗拉也推出或者计划过能连接底座,当桌面设备使用的手机,可惜都没有成功。

现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创意,都用在了堆砌硬件上。然而硬件性能再高,人们也仍然每两三年换一次手机,换掉的手机可能从此被“打入冷宫”,也许永远不会重新被拿出来使用,等到电池都鼓包了才被瞥见。

写这文章之前几天,Pine64 推出了下一代手机 PinePhone Pro,电池、拓展件等硬件与旧版本兼容,声称维修难度依然不提高。Farephone 也推出了几代生命周期超长的手机,不过价格要高得多。你还记得你有多少废弃的智能手机吗?有多少是硬件正常,但因为软件更新停滞不得不换掉的?我想在多方面的努力下,就算不搞 Ara 那样理想化,只是制定一种智能手机硬件平台的标准,也会延长生命周期,软硬件一体化也不会那么严重了。

也许若干年后,智能手机就能真正与家用电脑用一样的发行版,拥有同等生命周期,可以自由选择操作系统了吧。我只能在闲暇之际,稍微这么期待一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