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生 R-911 收音机拆解及更换天线
超过一年没更新博客了。有些是因为想把相关技术完全搞明白再写,还有些是因为颓废。像这篇里的收音机其实今年二月就修好了,博客拖到了现在。
R-911 算是比较经典的收音机,至少我很小的时候就有在生产。收音机上没有屏幕,标识频率用的是一块金属板,板上有根悬浮的细金属棒会和调频旋钮联动,从金属棒的位置就能判断出当前频率,整个结构用透明的塑料封装在小窗里,看起来甚是精致。小窗下面有个拨动开关,可以选择调频/中波/短波模式,理论上可以听到一些正常情况下认知里不应当存在的电台,不过我手上这台的开关有点故障,只有推到最左边调频的时候接触才能稳定。当然也无所谓,想听不同频率的话借同学的手持电台就好了。
收音机右上角有两颗LED,绿的那颗在频率对上的情况下会亮起来,根据频率与正确频率的差值它的亮度还会有变化,不知道是什么原理。
我手上的这台,小时候玩耍的时候天线给碰断了。这收音机性能不错,没有天线也能收到很多近处的电台,但是换根新的天线总比没有强。
先把收音机外壳打开。这收音机内部用了好几种螺丝,拆的时候记得拍照记录每种螺丝对应的孔。
把后面板上的螺丝取下来,再拆中框。后面板上没有元件,大部分元件都固定在中框上,还剩下一个喇叭在前面板上。这时候就可以把拨动开关的外壳和显示频率的金属板取下来了。金属板下面就是牵引细金属条的机构和一排电位器,应该是调收音机模拟电路特性用的。感觉稍微动一下电位器就要重新调很久。
如果把拨动开关的外壳放上去,大概这样:
前面板连喇叭的导线太短有点碍事,先用烙铁熔化断开焊点。
另外要把主板从中框上取下来,就要松开牵引细金属棒用的棉线。取下细金属条,待会再装回去。
棉线是个连着弹簧钩子的环,钩子开口朝下钩住主板上的调频电位器,绕一匝;在调频旋钮上则是绕两匝,待会穿回去的时候要按匝数来。另外按逆时针方向的话,在调频电位器上要往上绕,在调频旋钮上是往下绕。
既然拆了,先看下主板上有啥吧。
飞线,下面还有片贴纸,应该是为了防止和下面的焊点接触短路。贴纸早就严重老化了,直接换成电工胶带。有这么多飞线估计是因为用了单层板,看这焊点上的松香痕迹肯定是人工焊的,兴许飞两条线能比用双层板省不少。
主板上基本都是直插元件,不过竟然有一个贴片的集成块,还有两个焊一起的贴片陶瓷电容,看起来焊着就很累的样子。集成块上的字……忘记拍了
开始焊天线。这张图左上角,或者收音机正面左上角有“ANT”丝印的就是天线位置。随便找一根折叠天线,完全拉开,把主板上的天线导线弯成螺旋形,塞天线空腔里,往里加锡。如果电烙铁功率不够的话可以用打火机稍微烧一下,小心烫手。
完事了再把主板装回中框,再装棉线。
如果觉得棉线不太好扣,可以像这样先把细金属棒装上,让棉线穿过四周的机构,松垮地搭在中间调频电位器上,再按住并旋转调频旋钮让棉线收紧就好了。
之后先安装拨动开关外壳,再安装金属板频率表。细金属棒有可能和真实频率不太能对齐……没什么好办法,按住调频旋钮使劲拽一下细金属棒与棉线的连接处好了。
金属板频率表边缘会被前面板盖住的地方写着“2003.7.10”,不知道是不是什么出厂日期。
装上后面板之前可以先用胶固定一下天线。原版天线是能旋转的,折到最短之后可以往右转一下放倒收起来。我这根换上去的不行,不过整体观感不太差就是了。
很多事情忘记之后并不是完全从大脑中抹除了,只是不会自发被想起,需要点契机罢了。这台收音机是我外祖母退休前,我在她单位玩耍时她的一位同事送我的。那时候我好像还挺讨喜的,或者至少成年人都觉得我聪明。该说早熟就意味着早衰吗,但是现在我心智也没成熟起来。
现在德生还在造这个型号的收音机,外观看上去完全一样,不过内部估计已经小型化了吧,用现在集成度高的方案应该能省不少成本。已经回不去了啊。